巴什科尔的一天 - 文学天地 - 陕西地质信息资料中心

文学天地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陕西地质信息资料中心 > 文化园地 > 文学天地 >

巴什科尔的一天

发布日期:2007-12-19 00:00:00     作者: 周小康     浏览数:8    分享到:

    实际上,我们早已知道,位于昆仑山北坡的巴什科尔是一处极具挑战的地方,恶劣的地形、气候条件将是对我们体能和意志的考验。然而,极具诱惑的化探异常终将把我们带到了这里。
    这一天是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开始的,太阳隐藏在东边的群山之中,淡淡的弯月悬挂蓝天。吃过早餐,我们从临时驻地出发,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河谷向巴什科尔行军。我们一行十四人,包括物探人员和地质人员,还有一个向导,携带着物探仪器。河谷的水不大,河滩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砾石。河谷两侧悬崖峭壁,越往前走河谷越窄。有数处地段宽仅两米,河水中散布着数个不大不小的石头。我们就依次在石头上跳跃而过,有好几个同事滑于水中,双脚尽湿。
    坎坷的道路使我们行进的速度很慢,到达巴什科尔沟口时,已是上午十一点钟。
    沟口一道高约四米的陡壁挡住了去路,我们便沿着沟口右侧一条小路攀爬而至山梁。
    在山梁之上,极目而望,满目苍翠,昆仑山特有的低矮翠柏在沟的两侧连缀成林。不远处,凌空悬于峭壁之上的那株有如黄山迎客松的情态。
    迂回于沟底,沟谷狭窄,沟内涓涓细流。前行不到百米,一线水流似从天而降,崖壁光滑似镜,高约五米。细看那右侧峭壁之上,似可攀:凹凸不平的壁面有落脚之处;生长的丛丛翠柏是援手之物。我们便如攀岩运动员,一一攀爬而上,相互不时地提醒,小心,小心,再小心。而一个胖同事在一片劝阻声中却依然要一试身手。我们紧盯着他的每一个动作,当他气喘嘘嘘坐定之时,我们悬着的心也随之而落。
    当我们听向导说前面不远处还有两道这样的陡坎,放松的心情又随之一紧。
    连续艰难地越过这两道陡坎之后,已是上气不接下气,只有喘气的份了。
    沟谷坡陡,巨石满布,堆叠成阶,前进的道路愈加艰辛。
    汗水早已浸湿了衣服,汗碛布满脸庞。我脱下草帽,用衣袖湝湝满头的汗水,抬头看见右侧陡坡之上几头白色的山羊在簇簇翠柏间缓缓移动。突然间,几块石头从它们的脚下滚落下来,带给我们一片惊慌。
    爬至沟垴处,陡坎一个连着一个,皆为险峻之处,或可攀爬,或可沿羊肠小道绕行。
    当爬上第四道陡崖时,已备感疲惫,瘫坐于地。而坐之处却是铁矿露头,欣喜之情油然而生。其时已下午二点半。
此时乌云四合,雪或雨随时可能飘下。
    大家在陡崖之上草草充填漉漉饥肠后,便迅速行动起来开展工作。不久,天空洒下几滴雨后便云开雾散,我们又开始经受阳光的磨练。
    俗话说道,“上山容易下山难”。而此沟上下八道陡坎,八道难关,返回的路程注定是艰险的,却也是有惊无险,安然而下。
    在返回途中遇到一头摔死的山羊,身上尚有一丝热气。有人说把它带回去,还可以饱餐一顿,但没有人去响应。我知道大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也,空手尚且不易,更何况还有不少的岩矿样品及物探仪器。美味的诱惑终是不抵现实的身心疲惫。
    当我们抵达驻地时,已是晚上十点半。
    回想一天的经历,有些许后怕。但我确信,没有付出,哪里来的收获。在这里,要寻找深臧于昆仑山中的矿藏,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加倍的付出就是其前提条件。
    我也知道有这样一句话——“风景总在最险处”。

上一篇:“大蓬车”之旅 下一篇:点燃奥运火炬 照亮圆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