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要闻
《汉中天坑群基本特征生成机理及保护开发研究》项目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汉中天坑群基本特征生成机理及保护开发研究》项目是陕西省地质调查院下达的陕西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项目在系统整理西北地区重要地质遗迹调查(陕西)、陕西省地质遗迹调查、汉中天坑群地质遗迹调查项目成果的基础上,补充开展洞穴探测、宇宙成因核素测年、同位素测年、水文地质测试、生物多样性调查,项目进一步阐明汉中天坑群基本特征并开展国内外对比分析、开展岩溶洞穴发育演化及天坑形成年代研究、生物多样性研究、生成机理研究,提出汉中天坑群地质遗迹科学保护和开发对策与建议。
研究区主要以四个典型天坑为核心(地洞河天坑、伯牛天坑、圈子崖天坑、天悬天坑),充分考虑岩溶地质遗迹的分布和岩溶水文单元的流域,初步圈定研究区范围600km2,涉及宁强县禅家岩镇和毛坝河镇、南郑县小南海镇、镇巴县三元镇等。2018年2月12日,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组织邀请有关专家组成评审组对陕西地质信息资料中心完成的《汉中天坑群基本特征生成机理及保护开发研究报告》进行了评审。认为报告内容全面,结构合理,文图表并茂,论述充分,结论可信,符合项目任务书要求,评审通过。综合得分93分,为优秀等级,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
1.首次在我国北纬32~33°湿润热带-亚热带最北端发现、探测了汉中天坑群的空间分布,并系统总结了基本特征,揭示了汉中天坑群生成机理,建立了汉中天坑群的演化模式。对全球天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达到了天坑研究国际先进水平。
2.通过系统调查,首次发现了汉中天坑群地质遗迹,共有天坑54处,占全球天坑数量的1/3,其中超级天坑2个、大型天坑7个,其它地质遗迹等483处。岩溶类型全、数量多、规模大,是动态地貌过程的自然博物馆,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二十一世纪地理大发现”。
3.通过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有效的天坑地质遗迹调查技术方法体系,助推了全国天坑地质遗迹调查工作,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4.在汉中天坑群发现陕西省3个新物种分布,国家Ⅰ级保护动植物4种、Ⅱ级保护动植物50种,对我省乃至全国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具重要科学价值。
5.提出了汉中天坑群保护和利用初步建议,为申报国家乃至世界级地质公园奠定了基础,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2018年3月13日,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召开了《汉中天坑群基本特征生成机理及保护开发研究》成果鉴定会,专家组认为研究报告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调研基础工作扎实,图文并茂,取得了系列调查研究成果,符合鉴定要求。通过资料收集、遥感解译、无人机航测、地面验证、洞穴探测、基础地质与水文地质调查、洞穴古环境分析、生物多样性研究、综合评价等方法和手段,系统地研究了汉中天坑群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条件,探讨了汉中天坑群的形成机理与保护开发等问题,取得了以下创新成果:
1.首次科学研究和鉴定了汉中天坑群,该天坑群是迄今在北纬32~33°亚热带最北端和我国扬子地块北缘发现的天坑群,填补了世界同纬度区天坑地貌的空白,对全球岩溶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2.勘测天坑达54处,占目前全球已发现天坑数量的1/4,其中超级天坑2个、大型天坑7个。揭示了汉中天坑群集中分布于宁强县禅家岩、南郑区小南海、西乡县骆家坝、镇巴县三元镇四个区域,查明了各天坑群的基本特征,并建立了以小南海为案例的“内源水窗式”岩溶演化模式,论证了汉中天坑群及相关岩溶地貌类型特色,确定了其典型性。
3.在汉中天坑群区域内,鉴定了国家Ⅰ级保护动植物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0种,并发现了三个珍稀物种在陕西的分布,对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具重要意义。
4.建立了基于智能化遥感、无人机航测、宇宙核素测年、岩溶水专利示踪剂示踪试验等新技术应用的天坑地质遗迹调查技术方法体系,在全国地质遗迹调查中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5.提出了汉中天坑群保护的原则、分区和科学开发利用建议,为申报国家乃至世界级地质公园提供了基础。
研究报告总结论证了汉中天坑群具有完整的岩溶系统、优美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景观价值,具备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地资源禀赋,是世界天坑地质遗迹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论证有据,结论可信。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